工信部:積極推動植保無人機企業面向中亞、非洲、南美、東南亞等全球市場出口
央視網消息:記者22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國將聚焦場景牽引,完善低空產業生態,加快農林植保無人機裝備創新應用。
位于黑龍江省北安市的中國融通智慧農業示范園,記者看到,20架大型無人機以及旋翼中小型無人機進行了低空噴灑演示和實物展示。按照設計好的作業程序路線,這些無人機井然有序地飛行作業,均勻地給農作物進行噴灑。這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正深度打造低空產業與智慧農業的跨界融合。
中國融通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校成介紹:“今年,我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大面積規模化的大豆、玉米航空化植保服務,相比傳統噴藥機械,不僅作業質量效益大幅提高,而且解決了雨季土壤泥濘,噴施機械進不去地、作不了業的歷史性難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農林植保無人機呈現較快發展勢頭,截至目前,納入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農業植保無人機9萬架,占系統中全部無人機的10%以上,企業數量占比超過了20%。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加快推動以無人機為代表的航空農林植保裝備創新應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二司司長徐春榮表示,我國低空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具備了研制多種型號通用航空器的能力,建立了大中小機型搭配的航空農林植保裝備體系,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約30萬架,作業飛行小時數占全部無人機的98%。
農林植保無人機裝備得到快速發展,那么它具有哪些優勢呢?
以這款大型無人機為例,它是典型的軍民融合產品。最大起飛重量能達到5.25噸,最大航程1800公里,最大載重1900公斤。在作業現場,記者看到,這款大型無人機的起降及飛行是在這個方艙操作室控制完成的。技術專家表示,這款大型無人機起降距離不超過150米,能夠在4至6米的超低空穩定飛行。
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步召杰介紹:“我們無人機的特點,把無人機里邊加裝了飛行控制系統,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動駕駛儀,用飛行控制系統來代替飛行員,完全是用鼠標鍵盤的形式進行操控。”
在作業效率方面,它可以在集中連片的標準化農田高效作業,超過18米的翼展借由氣流翻動葉面,能將藥劑均勻灑落在農作物上,林草飛防作業效率可高達每小時9800畝,大大高于地面農機的作業效率。
專家表示,在我國,農作物的藥物噴灑作業的關鍵時期通常為10天至20天。農林植保無人機裝備的創新應用,還有一大優勢就是打破了傳統通航有人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受目視作業條件限制的局面,能夠實現全天候作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國無人機裝備的快速推廣將率先聚焦大規模農林植保市場。
以黑龍江為例,農業耕地面積2.57億畝,居全國之首,森林和濕地面積、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特別是在航空農林植保領域優勢明顯,數據顯示,黑龍江的航空農林植保作業飛行時長占全國40%。
黑龍江北安的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北安是中國旱作農業排頭兵、全國非轉基因大豆主產區。他們這里耕地平坦、集中連片,作為農業大縣,運用無人機開展農業植保作業市場需求巨大。
黑龍江省北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朱興成稱:“我們現有無人機等各類飛機近300架,能夠保障230余萬畝農業植保作業需求。使用無人機開展農業植保作業相比傳統農機作業成本低、效率高,特別是有效破解了農作物田間管理難等問題。”
不僅是黑龍江,我國的新疆、內蒙古、吉林等地也加快了大規模農林植保無人機裝備的快速推廣。這家大型無人機生產企業告訴記者,他們位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市新的大型無人機生產制造基地,今年8月底竣工,年底前即可實現量產交付。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以無人機為代表的航空農林植保裝備創新應用,對發展現代化大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很強的現實和戰略意義。同時,無人機裝備推廣還要瞄準國際市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二司司長徐春榮稱:“加快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低空裝備創新應用,以先進低空裝備賦能現代化農場建設,積極推動企業面向中亞、非洲、南美、東南亞等全球市場,加快植保無人機等優勢產品出口,輸出現代化大農業解決方案,打造中國農業現代化名片。”